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2 -> 宁夏网络普法 -> 以案释法
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| 宁夏一女子遭遇开网店诈骗,损失32万余元
2025-03-20 09:57:22   
2025-03-20 09:57:22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

  近日,银川灵武市的易女士在尝试开展网店副业时,不慎落入了诈骗分子的陷阱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向骗子转账19笔,损失高达32万余元。

  2月4日,易女士在家刷抖音时,看到一条广告,称购买一次性筷子,下单成功后便可以在他们商城注册网店并一键代发。抱着试一试的心理,易女士下了几单,之后一名自称商城客服的人员与易女士对接,让她下载了一个名为“Catane”的手机App,并给她分享了一个“指导老师”的名片。

  易女士添加了该名片后,“指导老师”向她详细介绍了网上商城的运行模式,讲解如何开网店、如何注册信息等。易女士遂按照对方发来的网址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“吉泰商城”的软件,并按照对方指引更改了网店的名称,上架了一批衣服、裤子以及鞋子等常见商品。

  对方称这是一个国际商城,网店注册好后平台会自动推流,顾客一般会在夜间下单,网店店主一般次日就能看到下单的数量和金额。

  如果顾客在她的网店里购买了1000元的商品,她自己要先行垫付1000元并转入平台工作人员指定的账号内,待顾客7天内签收商品后,就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自己赚取的收益,收益一般以美金结算并显示。

  在对方的“指导”下,易女士一开始接连做成了几笔千元内的小额订单,每笔订单大约有20%的利润,她一下子便“赚”到几百元,考虑到赚得不多,她一直没有提现。

  后来,订单数量以及金额每天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,部分订单金额更是以万元起步。易女士自己没有那么多资金,便向姐姐借了10万元,还按照“老师”的“指导”申请了4万元的网贷。

  截至2月26日,她已经在该商城垫付了32万余元的本金。

  眼看未处理的订单越攒越多,易女士有些心慌,随即与该商城客服进行沟通,要求停止推流。然而停流后,她还是陆续接到订单,商城回款速度跟不上处理订单的节奏。

  不堪重负的易女士随即向客服申请关闭网店,一次性清算垫付的资金和赚取的利润。然而该客服却表示,易女士账面上现有47万元,但由于其开店不足2个月,关闭网店需要交7万元的推流费,否则该账户会被冻结而无法正常提现。

  2月26日,心急如焚的易女士再次找到了姐姐,提出向对方借7万元钱,姐姐在与易女士沟通中,敏锐地发现了妹妹很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。

  姐姐的提醒让易女士如梦初醒,于当天前往灵武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报了案。

  刑侦大队反诈专班民警汪佳齐介绍,此类以开网店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手段中,诈骗分子通常会首先以低价诱饵钓鱼,宣称“买几元钱的商品就送带货资源”,利用小额支付降低警惕性。随后,他们会诱导“开店人员”下载山寨App,并伪造“国际商城”让受害者注册商铺,用虚假订单数据制造赚钱假象。事实上,所有数据都是后台操控的,所谓“差价收益”不过是数字游戏。最后,骗子便会开始“温水煮青蛙式”收割,初期小额“收益”诱人深陷,后期突然增大订单量及金额,待当事人扛不住要求解约时,再以不交推流费等费用便无法提现的理由继续无情收割。

  【网信说法】

  网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,在尝试开展网店等副业时,务必保持警惕,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诱饵和承诺。应牢记“三不原则”:不点陌生链接、不下非官方App、不信躺赚承诺。遇到“国际商城”“海外仓”等词汇时,应立即拉黑并远离。同时,所有需要“垫资”的兼职都是诈骗,一旦发现账户异常或疑似被骗,应马上止损并立即报警。网信部门将持续关注此类诈骗行为,加强宣传教育和预警提示,努力保障广大市民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。

【编辑】:张海莹
【责任编辑】:张海莹